华讯行业社区
标题:
[推荐]开会回来的朋友们,请出来说两句吧![
[打印本页]
作者:
油探
时间:
2006-10-16 20:37
标题:
[推荐]开会回来的朋友们,请出来说两句吧![
开会回来的朋友们,请出来说两句吧!会议开完了,怎么没人说两句呀,会议是不是说今天的油市会大涨呀?
作者:
8894515
时间:
2006-10-17 00:14
与会人土一致认为涨肯定涨但不会太快
作者:
段先生
时间:
2006-10-17 09:21
一相情愿!?!?
! H' |: d$ |% B' C
作者:
桐油先生
时间:
2006-10-17 21:14
希望行情稳定就好!现在桐籽收购价难说,价低农民不愿意捡,价高工厂承受不起!如今还是处于一个矛盾当中。
4 U% i. C2 G! z, a
不知各位同行是如何看待今年的籽价?
作者:
ghyz
时间:
2006-10-18 18:50
2006/2007年新榨季
0 @5 r) n* T5 ^* v8 ]: f
桐油市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市场走势分析
+ ]! @" d6 t- |- ?
2 n# _% ] j0 ]- _4 C
一、可能出现的的问题
$ e! z0 ~* G0 Q8 s+ Y% }8 q9 t
(一)新榨季初期桐油价格预计回落。因主产区厂家普遍还有部份库存桐油,故新榨季初期价格回落在每吨6500至7000元之间,待榨季正常至结束才会恢复到每吨8500至9000元之间的平稳水平。
# Q! M$ t/ W; N
(二)小厂家可能不敢开榨,多数厂家持谨慎态度。由于2005/2006年
1 b) h9 D0 f) J$ v# M
榨季行业竞争无序,行情变化莫测,导致70%以上生产厂家亏损,故新榨季实力不强的小厂家因资金缺乏和存在畏惧心理而不敢开榨。多数厂家持观望谨慎态度。
' y$ L- ]2 @" h g, T& `
(三)铜价居高不下,影响桐油需求。近年桐油大量用于覆铜面板的生产。而现由于铜价太高,覆铜面板生产必然减少,那么桐油在该项目的需求可能减少。
- I$ j! L6 F0 ~! V$ |
' g% v* [1 l% X' y4 ]
二、市场走势分析
$ j) }5 K/ R% @
总体而言,桐油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
6 o- b) m+ ]! D- g6 m
(一)出口形势看好。由于受气候影响,南美油桐主产国阿根廷、巴拉圭面积缩小,产量下降,出口减少。印度、巴西等国亦如此,美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伊朗、新加坡、印尼等国家或地区外商近年来均持续不断地向我国求购桐油。
) ^' F, H% W, W+ r, S
(二)国内需求增加,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加大扶持力度,
~. d% k2 u( _: [8 |1 ]$ P
促进农业发展,农机具销量大增,以及造船业,制漆业、化工、电子等工业都有长促发展。尤其是油墨需求急剧增加,内销前景看好。
9 D7 c( W& O. a: g: d" c
(三)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影响,桐籽产量下降。由于桐籽单产低,
0 `, S: I/ d) u6 h
效益差,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对油桐发展不重视,纳不上重点扶持项目,故很难发展。农民对原有种植基本上不护理,林分混杂,品种老化,任其自生自灭,因而产量不稳定。据调查,由于今年的持续高温干旱气候,广西桐油主产区桐籽主产量普遍减产三成左右。
5 n% X" o( c9 V2 U1 S" I& N
(四)流通渠道扩大,价格竞争活跃。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实行多
- I4 q9 }; E9 I0 ~3 x0 u
种经济成份、经营方式和流通形式的开放式流通体制,价格竞争也趋于激烈,一定程度上造成桐油市场价格上的涨与落。
- e+ ~; S0 e1 Z
8 B4 g, U0 `7 F4 q
三、建议、对策
& N5 O5 T! _3 P4 l' d4 w J" N
(一)政府引导、加强管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油桐生产主产区政府各部门应当加强对流通环节的引导和管理,减少桐油的价格波动。建议有必要时政府应采取政府行为,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特别是生产主产区,要限制规模小、资金缺、设备差,技术力量弱的小作坊和小企业随意运作,引导鼓励企业兼并,扩大企业规模,建立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集团股份公司,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经营效益。
8 J8 t& j3 i+ [0 S
(二)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龙头企业支持配合,成立有权威性的
: Y$ X8 @% u7 a: `" f7 Z+ n
桐油专业协会,明确宗旨、章程、责任、义务、权利等。主要是对生产厂家进行信息指导,和企业之间的联系,避免互杀价格,引导企业有序竞争。同时每年召开一次桐油订货会,有利于产销见面,对价格、质量、包装相互学习,促进油桐事业健康发展。
( H, p* G [8 e6 ]
(三)稳定和保护产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
" T0 c/ w1 E) C
持,形成龙头企业效应,带动和影响油桐产业的发展。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搞好油桐生产基地建设。在发展新种植的同时搞好低产林改造,迅速提高产量,避免供求矛盾的加剧。二是桐籽主产区要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经营模式,以订单合同形式保价收购基地农户的桐籽,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避免桐籽收购价大起大落,保护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桐油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E7 L* E- ~; G" D& m2 J3 |
& w6 d! ~9 l4 }7 j7 @ ^# @
广西柳州地区土产公司
9 ^" x0 O+ A- R! k
作者:
ghyz
时间:
2006-10-18 18:52
我交流探讨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对桐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探讨
( F( E8 d, r" w* ^
! j9 H% M- x9 F! K
贵州的整体情况刚才前面发言的两位老前辈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我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下我对桐油企业经营的一些理解。
1 y6 I- J7 h" q O9 x" ]
首先,目前的桐油行业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进则退的现状。由于桐油生产企业受到市场份额的限制,全国桐油总体产量不到7万吨油,正常年份也就6万吨,不好的年份连6万吨都不到,总的来说最多也就是7万吨不到。以去年南宁召开的桐油会议到会两百多家厂家为计,按照正产年份6-7万吨计算,平均下来每个厂大概就几百吨的产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作为生产企业,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应该怎么办呢?同时桐油又是受农产品加工季节性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在企业生产季度的安排上做了一些调整。
% U- f3 N3 L& [% [
由于桐油生产从每年的12月份开始到第二年5月份结束,菜籽油生产从5月份开始到12月份结束,所以我们今年开始切入菜籽油加工行业,到目前为止工厂运营状况非常良好。从一开始我们菜籽收价是9.5元/斤,收着收着就到1.05元/吨,最后到1.25元/吨,整个平均单价在1.08元/斤左右,去年我厂一共收购了1000多万斤左右,生产了二千多吨菜油。今年由于石油涨价,在国家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和重视带动下,菜籽油正好作为生物茶油的补充,在四川产量大幅度的减少,国内菜油相对紧俏的情况下,从今年的9月份到现在菜油价格已上涨1千多元/吨。
" K8 o/ l% W+ u) K0 P# Y) ^2 ?6 R
7 y L3 l% O w& P) ~8 h2 j
从这个角度考虑,在桐油本来就存在高度的季节性特点,工人、资金容易闲置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今年我们的好几个厂都面临着工人工资涨价的问题,工厂一停产,工人工资特别是熟练工人工资到底是发或不发,这会很容易造成工人流失,小的厂家还不那么明显,但是大的厂家一到新的一轮榨季开始熟练工人的流失的问题就非常人头疼。所以在桐油行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下,我们厂家要想在微利竞争的信息时代,要获得高利润,可以考虑根据各厂的当地实际情况适度实行厂家的多元化经营。我也希望今后能与同行多
, ] ~' r5 B2 m0 e4 Z# A
作者:
暗香
时间:
2006-10-19 17:00
楼上历害,把柳州土产和鲁屯油脂的发言内容一字不漏地共享出来。虽是一家之言,但能给大家一些启事。
欢迎光临 华讯行业社区 (http://2008.sinoinfo.com.cn:8025/)
Powered by Discuz! X3.2